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叙述常用的农业防治措施及其防治原理。
-
农业防治是通过运用各种农艺调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量;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性表达,不利于病原物活动、繁殖、侵染的农业生态环境,达到减轻病害发生发展的目的。
1.使用无病繁育材料、培养无病苗木:减少初始菌量、起杜绝和回避作用。主要针对繁育材料传播病害;可通过建立无病繁殖材料原种基地(隔离种植、程序化管理),使用脱毒苗(香蕉、番茄、马铃薯、柑橘等已广泛利用),育苗前的热力处理等来实施。
2.建立合理栽培制度:减少初始菌量、起铲除和回避作用。如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对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属土壤习居菌的真菌性枯萎病、菌核病、青枯病。单双季、再生栽培、间作、套种等栽培制度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复杂,应兼顾高产与防病的关系。
3.保持田园卫生:越冬越夏场所的处理、处理再侵染源减少初始菌量和再侵染菌量、降低流行速度,起铲除作用。可通过清除病株残体(修剪病枝、病果,清扫枯枝落叶),深耕除草,砍除转主寄主,拔除田间病株、摘除病叶。
4.加强栽培管理:降低流行速度,起保护、抵抗作用;合理的肥水管理,合理修剪、调整营养分配,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和降低地层湿度、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创造有利于寄主植物抗性表达、不利于病原物侵染、繁殖、传播、存活的田间小气候;适期播种,避开不良气候、加快出苗速度,减少染病机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过敏性反应
- 半知菌和子囊菌的主要特征?
- 防治番茄晚疫病可用()进行防治。
- 农业防治包含哪些内容?各项措施的防治对象
- 下列病害中不具有病征的是()。
- 卵菌和接合菌都可形成孢子囊,它们之间的区
- 简述不同症状的形成原因。
- 特异性抗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 垂直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表现为
- 常见侵染性植物病害的病征有()。
- 黄瓜炭疽病危害成熟瓜条,病瓜(),病斑(
- 水稻类型中对白叶枯病抗病性最强的为()。
- 合理轮作能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 专性寄生物寄生能力强,必须在()的寄生物
- 目前列入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的植物病害有()
- 试比较植物被动抗病性因素与主动抗病性因素
- 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特点
- 物理防治
- ()是导致姜瘟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 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包括以下()等4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