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2)课文摘录: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他们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刀刺,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活烧死……屠杀手段极其残忍。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等国家的反对依然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相关视频和照片,以及日本一些右翼分子拒不承认侵华历史的言论,以此来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二、讲授新课教师在本节课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和辩论的形式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扮演法官,学生分两组,甲组扮演中方代表及其律师,乙组扮演日方代表及其律师。乙组发言:对华战争是为了帮助中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并以照片等为证(展示日本政府的提供的证据。主要展示的是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华历史,拒不承认日本的侵略罪行,串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一些图片,由“日本的雷锋”“日本兵和中国老百姓和睦相处”“日本兵给中国小孩分发糖果”等美化侵华的图片构成)。教师:以上是日方代表及其律师呈献给法庭的证据,中方有什么异议吗?甲组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来举证:(1)日本侵华所发动的战争角度来举证;(2)从日军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所犯的灭绝人性的恶行角度来举证;(3)日军在侵略中国的过程实行的策略角度来举证;(4)学生所知道的罪行来举证。教师:通过中方的举证法庭了解到,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而且还犯下了大屠杀,细菌战和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等罪行。在这大量证据面前,请问,日方还有什么可为自己辩护的吗?乙组同学:中日是友邦,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是中国先挑衅我们,所以日本才会被迫应战的,对华战争是一场自卫战争。对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害那也是中国咎由自取。要追究战争责任那也是中国负主要责任。甲组同学:我方可以通过大量的事实向法庭阐述日本发动战争的动机:一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二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三是国民党政府正在全力的围剿红军,打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日方还有什么异议吗?乙组同学:日本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要强于当时的中国。如果是蓄谋已久,凭借日本的实力又怎么能败给中国呢?所以中国在说谎!教师:中日战争期间,确实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日本都要强于中国,日本又怎么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呢?针对日方的质询,中方有什么向法庭陈述的吗?甲组同学:从局部抗战和全民抗战两个角度以事实为依据阐述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三、课堂小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在既有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对外扩张缓解国内统治危机的动机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给被侵略国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正是有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才取得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四、课堂练习请给联合国安理会写一封信,陈述日本侵华的有关史实和现在日本右翼势力的一些活动,并发表你的观点和建议。五、教学反思1.课堂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一个重要窗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模拟审判活动,学生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进了解。2.根据教学的需要搜集有关课程内容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验,产生兴趣。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去修正完善,实现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
- 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
- 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是中医至今
-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最初出发点是()。
-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
- 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 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爱琴文明时代,
- 简述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95年出
- 瑞士牧师慈运理(UlrichZwingl
-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
- 在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中,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
- 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人类历史发展为世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
-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
- 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
- 以下不属于“文革”期间单纯的八个“样板”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