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重症中暑的救治原则。
  • 治疗原则时迅速降温,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积极给予支持疗法,预防并发症。
    (1)降低体温通常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①物理降温: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脱去衣服促进散热。应用冰袋冷敷头数、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冷水、乙醇擦浴,边擦边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散热,但以不引起寒战为宜。对日射病者,以头部降温为重点,应用冰袋、冰帽等。当肛温降至38℃~38.5℃时,暂停降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再次上升,继续采取降温措施。
    ②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25~50mg或地塞米松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必要时与异丙嗪25~50mg合用。地塞米松有降温、维持血压和防治休克的作用,应根据病情选用,病情危重时可加快滴速,年老体弱者和儿童要酌情减量。还可根据病情选用纳洛酮,该药有明显的降温、升压、促醒作用。在降温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对热痉挛者,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如仍出现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则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缓注。对热衰竭者,应快速、大量补充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3000ml,适当补钾、补钙。
    (3)治疗各种并发症积极治疗昏迷、心律失常、低血压或休克、肝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