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
侧重点: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1世纪初,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
- 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
- 假如西汉官立学校的学生议论“罢黜百家,独
- 建立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和谐的关系,以实现“
-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 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
- 李贽称赞汉朝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自由恋爱
- 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
-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
- 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
- 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政”思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