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类、脂多糖都有免疫原性。脂类和核酸、组蛋白一般难以诱导免疫应答。2.分子量大小一般来说,抗原的分子量越大,含有抗原表位越多,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3.结构的复杂性分子量大小并非决定免疫原性的绝对因素。4.分子构象某些抗原分子经变性改变构象后,由于其构象表位改变的缘故,失去了在天然状态下可诱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抗原分子中氨基酸残基所处侧链位置的不同可影响抗原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结合, 从而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6.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有更强的免疫原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MHC是控制个体免疫应答质和量的关键因素。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一般说青壮年动物比幼年和老年动物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强;新生动物或婴儿对多糖类抗原不应答,故易引起细菌感染。雌性比雄性动物抗体生成高,但怀孕动物的应答能力受到显著抑制。感染或免疫抑制剂都能干扰和抑制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间的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等都明显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一般而言抗原剂量要适中,太低和太高则可诱导免疫耐受。免疫途径以皮内免疫最佳,皮下免疫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口服易诱导耐受。注射间隔时间要适当,次数不要太频。要选择好免疫佐剂,弗氏佐剂主要诱导IgG类抗体产生,明矾佐剂易诱导IgE类抗体产生。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