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其社会影响。
  •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工业化时代生产的社会化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在这种条件下,制度化、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社会组织(次级群体)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规模小、相对封闭及建立在人情关系或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初级群体则开始走向衰落,其性质、地位和社会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初级群体衰落的表现:
    ①初级群体原有功能的转移。如家庭中的生产功能大部转移到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孩子的教育或社会化功能相当一部分转到幼儿园和学校。
    ②初级群体成员的关系(初级关系)日趋松懈。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以富于感情色彩为重要特征的初级关系,不仅数量日趋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下降。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多的次级关系并更多地通过次级关系去寻求自身的发展。
    ③一部分初级群体解体。如传统社会中的村落在现在的农村已有解体的趋势,邻里在城市也基本上变成了地理的概念。
    初级群体衰落的社会影响:
    积极的影响:
    ①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初级群体的内封闭性可能会带来保守和对成员较严格的控制,不利于个性的自由发挥。它的影响力削弱,有可能使群体成员的自主能动性更好地发挥。
    ②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初级群体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常常引起社会成员间的对立与隔阂,不利于社会的充分一体化。
    ③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初级群体对成员的控制与约束,主要通过亲情、道德、习俗和社会舆论,缺乏制度的规范。初级群体的衰落必然导致正规的社会组织(次级群体)作用的提升,使人们更多地依靠社会分工和规章制度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提高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社会进入合理化的一个标志。消极影响:
    ①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人的情感需求和安全感难以得到满足。
    ②增加社会控制的难度。由于初级群体可以通过非正式控制手段来协调社会关系,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它的衰落必然导致其非正式控制手段影响力的削弱,往往会引起“社会失范”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引发酗酒、吸毒、精神病、自杀和犯罪等社会问题。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