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斜井表土施工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 (1)斜井井口的施工方法
    当斜井井口位于山岳地带时,由于表土层很薄或只有风化岩层带,则井口施工比较简单,只需将斜井井口位置的浮土和风化碎石清除干净,而后按斜井设计的方向、倾角,用普通钻眼爆破法向下掘进。待掘至设计的井颈深度后,再由下向上进行永久支护。当斜井井口位于平原地区时,由于表土层较厚、稳定性较差,顶板不易维护。为了安全施工和保证掘、砌质量,井口施工时,一般将井口段一定深度(视表土赋存情况决定)的表土挖出,使井口呈坑状,待永久支护砌筑完成后,再将表上回填夯实,人们通常称这种方式为明槽开挖方式。若表土中含有薄层流砂,且距地表深度小于10m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将井口坑范围扩大,通常称这种方式为大揭盖开挖方式。
    (2)深表土掘砌方法
    在深厚表土层中施工时,应根据表土性质、斜井断面大小、施上设备和技术水平等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
    ①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当土质致密坚硬、涌水量不大、且井筒掘进宽度小于5m时,可采用全断面一次掘进施工方法。
    ②中间导硐法
    当表土较稳定,掘进宽度大于5m,全断面掘进有困难时,可在井筒中间先掘深2m左右的导硐,然后向两侧逐步扩大,临时支架沿井筒轴向架设。刷大要两侧同时进行,每次刷大宽度0.6m左右。待刷够掘进断面后,及时进行水久支护。
    ③先拱后堵法
    当井筒工作面进人岩石风化带之后或工作面上部土层松软、下部土层密实,则适于先掘砌上部,后掘砌下部的施工方法。掘砌段距以3-5m为宜。
    ④两侧导硐先堵后拱法
    当表土不太稳定,且断面较大时,先在断面两侧分别掘进小断面导硐,先墙后拱短段掘砌。掘导硐时,先架设木支架,掘出2-4m后,在导硐内砌墙,然后掘砌拱顶部分,最后掘出下部中间土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