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1)1948年—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2月1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2)1953年—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统收统支。
(3)1979年—1983年9月改革初期。相继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打破了“大统一”和格局。
(4)1983年9月—1993年初具规模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1994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志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5)1994年至今。1994年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仍在完善过程之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直接融资
- 中央银行负责制定、执行国家的()。
- 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
- ()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
- 世界银行是与()同时组建的国际金融机构。
- 国际信用大体可分为()和()两类方式。
-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
- 货币需求包括对()的货币的需求。
- 利率的决定因素有()
- 为什么说改革以来中国货币需求的分析必须注
- 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性政策措施主要有()。
- 金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是()。因此,宋
-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接受狭义的货币定义M
- 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并不一定刚好实现收支相
-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通常是用来描
- 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 ).
- 简述保险经营规则
- 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主要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