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1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90多个国家超过1.5万名的各界代表,在此后12天的时间里就各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在这一轮全球瞩目得气候变化大会临近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 材料二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认为,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得减排目标,并不是出于外部压力,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得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加速淘汰国内低技术能级、“三高”的低端制造产能。因而,减排的目标对于中国国家和企业来说,是实现中国经济、科技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型转型得一场深刻革命。 请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个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1)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得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坚持正确思想意识得指导。在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就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中国提出决定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得40%~45%的碳减排目标,并不是出于外部的压力,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A.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看,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以与之相联系得周围的事物存在与发展为条件的。气候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各国息息相关,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得今天,世界各国紧密相连,所以必须相互协作,共商世界气候问题。
B.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也影响着整体,整体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我们要树立全局意识,部分也影响着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世界气候问题作为整个客观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人类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C.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得40%~45%的碳减排目标的实质目的是实现中国经济、科技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转型的一场深刻革命。
D.我们要明确所处的历史阶段,在深刻理解现状的基础上,规划我们的发展目标和蓝图,所以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40%~45%的碳减排目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
-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
-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
-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2015年是羊年,一些媒体开始出现诸如“
-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
- 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真实记
-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左右
- 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的认识正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
-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
- 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
- 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
-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