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交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
(1)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子路好胜,所以孔子劝其不要立即行动以培养其耐心,不要鲁莽行事;而冉有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其立即行动以培养其果断的性格,发展其当机立断的品质。
(2)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符合学生个性心理面貌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
-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
-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包括()、短时记忆
- 简述元认知策略的种类。
- 以下情景中会产生激情状态的是()。
- 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
-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做到眼、耳、手并用
- 实施学校美育的途径不包括()。
-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
- 在知识的学习类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
-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 以下关于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 简述贯彻小学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
-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
-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
- 在人体各系统的发育中,最早发育成熟的是(
- 听到隔壁班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以为是自己
- 某小学生决心改掉经常迟到的坏习惯,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