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威廉•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是什么?
-
①复义七型: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他能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都叫作复义。燕卜荪将复义分为七种类型:
⑴一物与另一物在多方面都相似。
⑵上下文引起多种意义并存,包括词语的本义和语法结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
⑶同一个词却具有两个不相关的意义,双关语就是此类的典型。
⑷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合起来却反映作者的复杂心理状态。
⑸一种修辞手段介于两种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
⑹累赘而矛盾的表述迫使读者自己去寻找解释,而这么多解释也相互冲突。
⑺一个词的两种意义是上下文所限定的恰好相反的意义。
②复义的性质:燕卜荪对复义现象的研究就是用于以分析方法解释文学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多义性。他认为复义的性质包含了两层意思:
⑴复义表明一个词可以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有几种意义相互关联或者有几种意义之间相辅相成,也有几种意义结合起来使该词表达出一种关系或者一个过程。一个词是多义的,这多重意义之间的关系则是多种多样的。
⑵所有的词语都是一个多重意义的整体,解释了文学语言内涵的丰富性,批判了一词一义的机械理解,且认为语词意义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下去的系列。
③复义的作用:
复义是增强作品表现力的基本手段,复义的运用使得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产生更强烈的效果,因此复义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复义能够是作品的表现力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可以使语言活动方式中潜在的意义得到充分表达,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④复义理论的评价:
⑴贡献:燕卜荪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复义问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是燕卜荪也是新批评派的重要贡献之一。
⑵局限:对于复义现象所作的分类并不严格;对新批评派的语境理论未能深入理解从而不能用语境理论来解释复义现象;他对复义的作用显得信心不足,多次声称复义对于批评家很有用但会使得诗人陷入困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
- 《论崇高》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古罗马的(),
- 阿奎那对美和善的区别是怎样理解的?
- 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小罗慕洛斯·奥古
- 古代等级社会中“不平等的人之间不平等”,
- 贺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诗人、批评家。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实际上是关于人格结
- “四因说”是由谁提出的()
- 试述黑格尔的悲剧观?
- 但丁在一篇题目为《论俗语》的文章中指出:
- 达芬奇说过:艺术家要和自然竞赛,并且应该
- 茵格尔顿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和《()》被
- 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 线型文字B是()的文字。
- 《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
- 后现代主义的弊端是极端的()、()的倾向
- 温克尔曼是德国新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人
- 简述亚里斯多德关于文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理
- 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
-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