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心理治疗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创立。     一、理论基础
    (一)人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总是朝着自我选择的方向行进,他具有要实现自己的需要的倾向。
    实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人具有引导、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成长与发展是人类的天性。患者中心治疗理论认为人的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倾向受阻滞所造成。治疗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良好的动机驱动,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控制的方向迈进。
    (二)自我概念与心理障碍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个体发展出了关于他对自己的知觉和认识及各种各样积极和消极评价的自我概念。
    当真实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实现一致时,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状态,达到自我实现。当自我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发生冲突、不一致,并被意识到和知觉到的时候,可产生焦虑,产生心理障碍。
    以人为中心治疗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充分体验其情感,恢复患者自我实现的倾向。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技术
    (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在最初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表现出混乱而矛盾的情感,此时治疗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患者表示对他的无条件的关心,接受和尊重。具体表现在:
    ①对患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
    ②把患者做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
    ③对患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感情投入,即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④鼓励患者。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对一切都喜欢,而是向患者表达治疗者乐于接受患者、理解患者,同时关心和帮助患者,在任何时候对患者以诚相待。
    (二)坦诚
    坦诚的一个主要成分就是表里如一,治疗者对自己不加任何修饰,以自己本来面目出现,真诚、真实、真情,不虚伪、不隐瞒、不掩饰自己的不足。治疗者会随时把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毫无保留地反映在治疗过程中,表达出完整的自我。这种真诚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三)设身处地的理解和通情
    治疗者能站在患者的立场,用患者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问题,体会它们对患者的意义,感受患者的经验、情绪,体会他们的痛苦和不幸。
    通情反映了治疗者准确、敏捷地深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在最深的层次上体验到病人的情感和感受的能量。在治疗的每时每刻,治疗者都能理解和适应病人的情感状态。
    要做到通情,治疗者必须踏上一条情感旅程,与病人的体验同步而行,但又不对此进行判断或受到它们的感染。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