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
- 闽台航路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
- 福建历史上第一位诗人是()。
- 漳州、泉州、厦门三地的市花分别是()
- 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在表现才智和惜时谚语中,()是客家人聚居
- 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个很
- ()的形成标志着闽学的确立。
- 简述苏颂对我国科技的贡献。
-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
- 一般认为闽南十音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
- 福州从孩子出生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
-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 明代著名思想家()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著名
- 位于福州屏山的华林寺大殿所以被称为我国“
- 清代是福建戏曲的繁荣时期,其标志为()。
- 本占据台湾以前,台湾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对象
- 请概括闽台谚语的类型与特征。
- “九·八”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年在福建省
- 昙石山文化中层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下
-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