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突发灾难事件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及一般方法。
-
原则:①正常化原则,该原则强调在应激干预活动中,建立心理创伤后调整的一般模式,涵盖在该模式中的任何想法和情感都是正常的,尽管有时是痛苦的情感体验。②协同化原则,干预活动双方的关系必须是协作式,最好建立一个联盟或俱乐部,对自尊感和安全感降低的个体要适当地授权,让其恢复自我意识。③个性化原则,指个体受到急性事件应激后康复通道具独特性。
一般方法包括:①认知干预,提高个体对急性应激的认知水平,与求助者共同寻找科学依据,纠正其不合理思维,有助于其提高应对生理、心理的应激能力。②社会支持,包括家庭、社区、自助群体等。③药物干预,传统的药物干预主要以减轻应激/焦虑反应为主的对症处理。目前较合理的治疗包括2个环节:减轻棘手的急性症状,以促进心理干预和采取新的应付方式;生物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护士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
- 受挫折后,人们往往容易表现为()
- 抑郁严重度指数为0.68,其抑郁程度属于
- 过度疲劳综合征
- 儿童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哪些?
- 在GAS模式中,机体出现各种复杂的神经生
-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通过的护理诊断中,至少有
- 关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正确的有()
- 一般来说,患者入院焦虑程度最高是()
- 患者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需要是()
- 气质
- 对危重患者在监护病房的情境中观察情绪和行
-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可取的,甚至是必
-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
- 在运用音乐疗法时主要应注意()
- 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均有常模,但有常模的心理
- 情绪与情感如何鉴别?
- 患者焦虑可进一步分出三类:期待性焦虑、(
- 看到红十字标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思维。(
-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