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比较研究荆浩和沈周画庐山的不同艺术风格。
- 《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为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用立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由下往上看,作品层次井然,一层高过一层。画面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树木、屋舍、河流、石径、撑船的舟子、赶驴的行人,一一摄入笔端,准确表现出来。再往上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屋、桥梁、林木,山光岚气,隐约浮动,山峰越上越高。越高越形峭拔,在群峦众岭的映衬环拥下,最高峰挺然直出,上摩穹苍。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的营造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在图中,毫无抵牾不合之处;而古松巨石与层叠的峰峦相映相发,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楚准确地烘染出来。
沈周《庐山高》此作品堪称沈周经典之作,也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沈周和当时另一位画家唐寅,虽然都是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沈周把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上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庆祝老师的寿诞。所以他选《庐山高》这个画题是含有特殊意义的。因取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故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近似王蒙的笔法、布局,作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由于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画面上水的空灵、云的浮动,再加上直泄潭底的飞瀑,使密实的构图里有了生动的气韵。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虽笔法师王蒙,但更显清新空灵。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
- 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
- 著名拉斯科洞窟壁画在()。
- 中国画的墨法包括()
-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
- ()是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
- “扬州八怪”中最擅画墨竹的是()
- 唐代敦煌石窟壁画较之北朝时期有哪些发展和
-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
- 被誉为法国农民画家的()生都在画农民,《
- 教师有权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
- 教材
- 简述王冕作画特点。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
- 郭熙是()时期画家,()是其代表作,所著
- 唐代画马的名家是()、画牛的名家是()
-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 目前被称为“世界最昂贵的画作”的是()
- 北宋梁楷简笔人物画代表作是()、()。
-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使用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