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国内安全管理规则》产生的背景?
  • 为保证海上安全,人们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从《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产生以来,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公约、规范、规则,在船舶技术和船员资格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船舶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分析以往船舶发生的事故表明,由于人为失误或疏忽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0%以上,而其中的50%左右又与公司岸上的管理有关。深刻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为了保证船舶安全,仅仅从技术上规范要求是不够的,必须对人的行为建立有利的制约机制,合理计划、组织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改善安全工作。1933年IMO制定的《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为实施船舶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国际标准。第一次把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从船上扩展到航运企业的岸上组织机构,为搞好船舶安全工作提供了指导。它标志着船舶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程序化的高度。
    1994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所确定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安全生产体制原则,交通部在全国水运系统开始推行水运企业安全管理新机制。新机制的基本原理参照了ISM规则。但由于新机制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不如ISM规则,也不属于强制性规定,因而没能在内河航运企业得到推广。
    1996年,ISM规则在远洋运输企业强制推行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引起了船舶主管机关的高度关注。交通部海事局委托天津海事局进行ISM规则国内化的研究,并基本上等效采用了ISM规则。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