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刺针在结构上可有那些变化?这些变化对针刺非织造材料的性状有何影响?
  • 对每一种刺针来说,任何一个细小的结构变化,均会影响到刺针的性能和用途。整体几何尺寸、针尖形状、针叶截面形状、钩刺结构、钩刺排列尺寸、针柄弯头方向
    1、选用刺针的原则
    根据针刺工艺选刺针类型。
    根据纤维细度选择刺针号数,纤维较细时,选大号刺针,纤维较粗时,选小号刺针,
    如:棉:30~46;粘胶:30~46;细化纤:25~40;细羊毛:25~36;粗羊毛:16~25;粗化纤:16~25;黄麻:14~25;玻璃纤维:14~20;剑麻:12.5~16
    对一条针刺生产线,刺针选用按“细→粗→细”原则,即预针刺选略细刺针,主针刺先粗后细选用刺针。仅1台针刺机时,针板前几列可植入较细的刺针。 2、 试讨论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针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针刺深度:针刺深度是指刺针针尖穿过托网板到极限位置时,针尖到托网板托持纤网的表面的距离,即针刺时刺针穿过纤网后伸出纤网的最大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针深度的增加,三角刺针每个棱边上钩刺带动的纤维量和纤维的移动距离增加,纤维之间的纠结更充分,产品的强度有所提高,但是刺得过深,部分移动困难的纤维在钩刺作用下发生断裂,非织造产品强度降低,结构变松。
    确定针刺深度的原则:粗长纤维组成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单纤强度较高纤维组成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单位面积质量较大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较蓬松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要求硬实的产品,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要求针刺密度较高的产品,先深后浅。预针刺比主针刺深。
    2、针刺密度。针刺密度是指纤网单位面积内所受到的针刺数,为针刺工艺的重要参数。 针刺密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随针刺密度的增加,针刺材料的密度增加,断裂强度增加;但针刺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后,纤网中纤维损伤加剧,产品强度反而下降。针刺密度↑→纤维缠结程度↑→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针刺密度↑↑→纤维断裂↓→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