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述三节炉法测定煤中碳、氢元素含量的基本原理。
-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氧气流中,在800℃的温度下使之完全燃烧,煤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则转化为水,燃烧产物中的硫化物和氯分别被铬酸铅和银吸收,氮氧化物被二氧化锰吸收。净化后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由相应的吸收剂吸收,中性的水采用干燥剂或吸水剂吸收,酸性的二氧化碳则采用碱性吸收剂吸收。根据吸收剂的增重,可计算出燃料中碳和氢的含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化验员进行点火丝热值的计算,500根长
- 在将煤样破碎成0.2mm煤样之前,必须使
- 不属于GB/T214-1996中煤中全硫
- 什么叫做指示剂?燃料分析中常用的酸碱指示
- 如何校验碳、氢测定装置的可靠性?
- 天平称出的质量不准,是何原因造成的?
- 工业分析指标中对煤的着火特性影响最大的是
- 中储仓式制粉系统采取入炉煤粉可代替入炉原
- 苯甲酸使用前怎样进行预处理?
- 为什么二分器的缩分精密度大大高于堆锥四分
- 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时,电解液的配制
- 测定煤中全硫时,在煤样上覆盖一层三氧化钨
- 称取全水分煤样之前,应将密闭容器中的煤样
- 测定发热量时,当棉线用完后,可以用涂蜡棉
- 通过()可以检查试剂和器皿所引入的系统误
- 焦渣特征对电力用煤有何意义?
- 在氧弹充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 在火车上单独取全水分煤样,当煤量小于10
- 机械杂质就是表征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
- 在整个发热量测定试验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