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
-
按以下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变化的原因不主要取决于中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现实需要。
第三层次:对美国人的中国观进行简要评价。比如,美国人的中国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
-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道:“立法权是国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
- 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1周年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路德的九十五
- 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
- 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
-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是希望由此可以制
- 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