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唯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思想和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系。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
-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
-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近代化的脚步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
-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
- 为方便商人长途贸易,北宋初年曾设立专门机
- 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
- 《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
- 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
-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步入“黄
-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
- 《晋书》载: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魏氏(曹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
-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
- 19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
- 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
- 简述历史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 “封驳”的主要含义指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