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农业现代化短板有哪些?如何补齐?
-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并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加快农业装备设施建设,改变农业脆弱性。我国农业的脆弱性既与农业自身特点相关,更与农业装备和设施水平低等因素相关。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装备和设施落后的状况。这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和设施现代化,促进粗放的传统农业加快向产业化、生态化、融合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大农业思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滞后、功能单一,导致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框框,按照大农业的思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促使农业向适度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树立“大食品安全观”。当前,我国部分农产品出现供求结构性矛盾,亟须改变过去片面重视提高产量的做法,树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大食品安全观”,更加重视品种、质量和安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农业向优质、安全、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重视“人”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重视“物”的现代化,也要重视“人”的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始终是最活跃的因素。应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培育大批能够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者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无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还是提高农业竞争力,都有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良种培育等新技术开发和全方位应用,尽快建立公益性农业科技由政府采购的制度,推动现行以产量为中心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快向兼顾产量、质量、安全、可持续等多重目标的农业技术体系转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央党校辛鸣教授认为,“四个全面”背后是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两
-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 互联网诞生时其主要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放在(
-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 农民对现有承包土地是随全村人口变化而产生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
- 在金融监管方面,2009年欧洲秋季首脑会
- 新型的国际关系建设的核心是()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 中共十六大党章修正案关于入党条件的明确规
-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全
- 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3.
-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德国77%
- 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要靠()。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为根本。
- 在零售领域,互联网魅力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 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当前呈现下降趋势。
- 一年半内非法吸收资金500多亿元,受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