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从“工居商先”到“以工立国”。
-
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增进,原来极力宣扬“商握四民之纲”的薛福成,对大工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有所认识,陈炽也提出了商之本在农、商之源在矿、商贸体用在工的看法,把农、矿、工等生产部门都看作是对外贸易实力的基础和根源。
康有为从这种认识继续前进,认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对外贸易,而是农、矿、工、交通生产部门。对外贸易的发展,要依赖于这些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于1896年提出了“以工立国”的口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评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说。
- 试述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认识。
- 简述中国古代货币思想的主要特点。
- 施行五均市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 简述重钱轻银主张。
- 汉宣帝时,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写成了
- 简述四民分业定居论的内容和意义。
- 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通商或对外贸易何以能成为求富之源呢?
- 称提说在南宋主要指可兑换纸币的理论。
- 简述王夫之的商业思想。
- 关于工业化经济条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
- 简要评析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经济思想。
- 简述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思想?
- 简述商鞅财政政策主张。
- 去种界
- 随着都城建设,统治者对百工十分重视,客观
- 简述丘浚安富论。
- 单旗是把重币、大币称为子,把轻币、小币称
- 简述《管子》自利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