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 (1)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进行改版。“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的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2)改版的后的《解放日报》面貌一新。社论不是每天必有,而是注意质量,突出党的衷心工作和群众生活。版面安排顺序也进行了调整。文风也明显改变。
(3)其改革的成果:
①重视报道党的中心工作。1942年整风运动是当时党的一项中心工作,《解放日报》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地宣传整风运动,保证了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②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正确地宣传了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组织起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③成功地反击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解放日报》组织组织宣传反击,尖锐揭露和声讨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的阴谋,引导并影响了国内外的舆论。
④有效地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解放日报》的改版,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办报”思想的确立。为了宣传无产阶级办报思想,《解放日报》连续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文章。这些社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以及文风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这次改革,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放大机有()
- 应对职业生涯晚期危机的措施
- 患者女性,58岁,突发胸闷、憋气。查体:
-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内,主要原材料
- 当前的信息革命会对信息传播带来的变化有(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
-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
- 武姜
- 肉芽组织的功能是()
- 桡神经支配的肌是()。
- 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是官
- 分斋教学法的发明人是()。
- 下列选项中,由下边图形折叠而成的是:
- 到1926年,全国各种教会学校共有学生约
- 在ERP软件生产控制管理部分中,()模块
- 氮杂丝氨酸能干扰或阻断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
- 货币计量
- 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 利用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