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一《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棱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走半。 ——包世臣《安黑四种》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变化: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说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材料一:葡萄牙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
- 17世纪,建立了世界性商业帝国的欧洲国家
- 下列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
-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
- 《大国崛起》解说词:1773年的秋天,瓦
-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
- 与信息化社会相比,工业文明所推崇的制造业
-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国孤立的状态;以
- 材料一: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styl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的经
-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地写
- 17世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浪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第100年牛
- 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
- 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
-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
- 材料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