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患者,男,28岁,持续高热10余天伴腹泻7天入院。患者两周前曾因头痛、咳嗽、发热来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好转。约一周后再次发热,体温升高达39~40℃,并出现腹胀、腹泻(25次/天),偶有黏液,无里急后重,右下腹隐痛,伴食欲差,恶心、呕吐,曾先后服阿莫仙、氟哌酸未见明显改善。 体检:体温39℃,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0/60kpa。急性病容,轻度脱水貌,神志清。躯干背侧隐约可见3处米粒大小、压之褪色的淡红色皮疹。腹部略膨隆,轻度腹肌紧张,脐周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12cm,质中等。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其余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示:中性粒细胞3.1×10/L,肥达氏反应1:320。粪便检查:粪便培养无致病菌。 对本病例作出诊断。写出诊断依据,并对临床表现作出相关解释。
-
诊断:伤寒。
诊断依据及相关解释:①持续高热:细菌释放内毒素引起的毒血症的表现。②肝脾肿大:巨噬细胞增生所致。③皮肤淡红色皮疹:为玫瑰疹,见于伤寒,由细菌阻塞皮肤浅层的毛细血管引起小灶性炎症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④血中性粒细胞3.1×10/L:较正常减少。原因:多认为是内毒素作用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活跃增生影响粒细胞系统造血。⑤腹痛、腹泻:肠道病变所致。⑥肥达氏反应1:320,凝集效价升高,提示诊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 )
- 伤寒的病变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增生
- 关于结核干酪样坏死的形成,下列哪项叙述是
- 肠穿孔常发生在伤寒病程的( )
- 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有______,___
- 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以增生为主的结核病变(
- 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 瘤型麻风
- 患者,男,28岁,腹痛、腹泻三天,每日排
- 肥皂泡样病变可见于( )
- 伤寒小结的主要构成成分是( )
- 结核样型麻风与结核性肉芽肿的病变区别在于
- 梅毒引起的心血管病变主要见于()
- 肠原发综合征(intestinal pr
- 树胶样肿(gumma)
- 下述关于麻风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伤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
- 符合结核渗出性病变的是( )
- 空洞型肺结核病患者,30岁,男性,
- 痢疾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