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政府财政职能发生了哪些重大转变?
- 我国政府的财政职能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首先,政府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作用范围正在逐步从满足“有益需求”方面转向满足“公共需求”方面,即政府的财政活动越来越以优先满足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劳务为主。在我国不仅国防、外交、司法、基础设施等被列为公共物品与劳务提供范围,类似的如资源勘探、基础教育、基础科研、战略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等那些投资巨大,成本回收期长,具有较强外在性的社会经济活动一般也被列为公共物品与劳务提供范围。农业是关系到十几亿人口生存问题的基础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并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公共需求”,因此政府也要把一定数量的财政资源用于扶持农业。在财政主要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一些重要方面的经济改革,如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鼓励民间投资等,则在本质上体现出政府财政活动逐步退出非公共产品提供领域的情形。
其次,我国政府财政之收入分配职能也在不断加强。在转轨时期,我国除了以“按劳分配”作为主体收入分配方式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还出现了其他多种收入、财产分配方式,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也随之产生。社会分配不公平程度提高,国民间贫富差距加大,政府财政就会更加注重加强其收入再分配职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标,保障国民基本的,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状态,政府财政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不断加强有关的税制建设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开支的规模,如改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提出征收个人财产税、遗产税建议,建立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向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住房补贴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再次,和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相比,政府财政履行经济稳定职能并取得积极成效是最困难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要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可持续增长等宏观经济目标,就要对商业周期进行逆向调节,这种调节活动在理论上十分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十分复杂。其实际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调整的及时性、针对性,政策工具选择的适宜性、可靠性,还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对政策调整可能做出的反应,而不同的反应方式、反应程度又受特定经济环境和政府所创造的政策环境的影响。就我国情况来看,政府力图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尽量采取间接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以使财政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职能,是转轨时期财政改革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虽然按照官方的财政统计,我国财政收入对国民是收入的比重有连续下降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主要反映政府财政活动不再大规模地从事一般性生产投资,而把其重点逐步转移到利用有限财政资源进行市场调节方面,即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通过生产者利润机制,政府致力于制定并推行引导社会投资,平衡经济供求的财政政策,并以此来实现政府财政之宏观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职能。
最后,由于沿市场化方向进行的财政改革取得了基本成功,市场与政府互补关系得到加强与完善,带有让政府活动弥补市场缺陷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一显著特征的国民经济运行方式得到最终确立。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财政经济方面,即政府财政活动逐步退出非公共产品提供领域情况下,政府经济调控能力不仅未被削弱,反而不断加强。
另外,在国家财政职能发生重大转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受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则显得相对滞后,并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财政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加之市场体制不健全,微观层次上经济活动主体(企业与个人)反应迟钝,政府经济调控方式、方法普遍带有行政干预色彩等原因的影响,政府在履行现代财政职能上也还存在着各种偏差。这些问题自然会给政府财政活动带来程度不等的财政风险,对此已经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注意,并且正在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来预防财政风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我国,国家财政主要采取税收的形式参与国
-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 调节经济运行是国债发行的首要动因。
- 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合理的不需要政府干预。
- 论述我国自1993年以来对宏观财政政策运
- 统收统支
- 简述财政支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系。
- 分税制的特征有()
- 试论述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和()两个方面。
-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是如何表现的?
- 矫正税确定了污染的价格,而可交易的污染许
- 税收原则可以归纳为()。
-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常采取()方法来履
- 研究和学习财政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值得我
- 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是()。
- 论述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
- 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 许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 简答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