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浮士德形象的哲学意义
  • 浮士德》描述浮士德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通过浮士德一生的追求,歌德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描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浮士德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浮士德在寻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集中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通过浮士德的知识悲剧,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浮士德在中古时期的书斋里觉醒,面对欢乐的人群,大声呐喊:“这儿我是一个人,我敢是一个人!”而且强调行动,把《圣经》里的“泰初有道”译成“泰初有为”,对一切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在爱情悲剧中,浮士德对爱情的欢愉的追求,曾经是早期人道主义者热情歌颂的主题。然而浮士德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他从个人的爱情悲剧中走出来,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由小我走向大我。政治悲剧反映了成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及其对封建王权又斗争又妥协的双重性。美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艺术道路的回顾和反思,海伦的消逝表明了从古代艺术中寻求美的理想的破灭。事业悲剧则反映了启蒙学者肯定人用自己的劳动改造社会、建立理性王国的主张。这样,浮士德在从个人的天地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几度磨练,几经失败,最终在自由劳动中认清了生活的意义:“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的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总之,浮士德的经历是对于三百年的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史的回顾和总结,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