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注:在18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和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扬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行列。……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要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伏尔泰、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形象。
-
中国形象:伏尔泰: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专制国家。
依据:伏尔泰:皇帝的英明、睿智(或贤能的君主);法律与伦理相结合,以扬善为主要作用(或仁义的法律)。
孟德斯鸠:君主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法律取绝于君主意志,君主掌控最高立法和司法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
-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
- 赫•乔•韦尔斯认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 德国哲学家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发展过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着根据那
-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
-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
-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
-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 “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
-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
-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
- 卢梭“主权在民&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