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那些理论探索?
- 【毛泽东提出“上山”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主张。八七会议后,他从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实际出发,又提出要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在创造红色区域、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城市转入农村的重要思想,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
-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提出“和平
- 简述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
-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
-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
-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
-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
- 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具有一定的战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和《论人民
- 李克强总理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
- 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
-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新文化运动:“自从有中国
- 戊戌维新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
- 枣宜会战中,被周恩来称之为“全国军人楷模
- 第一次国共开始合作的时间是()。
-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