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公约》生效后公海渔业制度的发展趋势。
- 1)强调捕鱼国家与毗邻公海的沿海国的合作;
2)加强对公海渔船的监测和控制,主要有规定公海渔船渔具的标识,规定公海渔船上必须安装的监测设备,如卫星接收传送器等,规定向公海作业渔船派驻观察员等。
3)选择性较差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渔具渔法将受到进一步的限制甚至禁止;
4)在公海捕鱼活动中,船旗国将承担更多的义务,包括提供公海捕鱼活动的统计数据,开展公海渔业科学研究,进行公海渔业资源评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国渔船遵守有关的国际规则等。
5)在一些主要的公海捕鱼区域,将会通过国际谈判、国际会议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由有关各国和国际渔业组织进行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建立禁渔区、设定禁渔期或限制入渔的渔船数量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季风的形成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
-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震勘探船是哪艘?
- 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于()年发
- 极光是一种在极地高层大气中发生的非常壮观
- 我国目前已经命名了获得国际SC(A)R组
- 组织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评价
- 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依据《中华人
- 简述“海中断崖”的含义及其对军事的影响。
- 航空母舰是以什么为作战装备的大型水面战斗
- 在1925-1927年间,首次揭示了洋底
- 海洋鱼类不具有灵敏的声音感受器。
- 深海取样有哪几种方式?
- 罗瓦涅米是芬兰的拉普兰州首府。下列内容与
- 海冰的盐度如何?
- 2007年以来我国黄海沿海连续暴发绿潮现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何时通过的?
- 以前的渔民住()房子
- 什么是堆积岛?
- 中国枪乌贼属于枪型目,曼氏无针乌贼属于乌
- 谁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海水成分进行分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