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明十三陵
  • 中国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代共有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于此。明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坐北面南,以昭穆为序,诸陵依山势布置在天寿山南麓。陵区周围40千米,四周因山设围墙。陵园大门为大红门,门前有石牌坊和下马碑。牌坊为五间六柱,庑殿顶,东西宽33.6米,高10.5米,是中国最大的石坊。门内有神路通各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各陵布局大体相同,均效仿明孝陵首创的以方城明楼为核心,与祾恩殿相结合,分成三进院落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形式。具体布局为:陵门前有无字碑,门内有祾恩门和祭陵用的祾恩殿,殿后有牌楼门和石五供,再后有宝城环绕,宝城上建明楼,楼内石碑上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宝城内封土下为地宫。始建于成祖永乐七年(1409),止于清初。1956年发掘明定陵。明十三陵整体性强,布局主从分明,在选址和总体规划方面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的成功之作。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