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一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现象:明清的抑商政策,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又促进商业的繁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商人的长途贩运提供了可能;发展对外贸易;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商业发展的刺激作用;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
- “你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你从陆龟蒙的
-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
-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
- 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
- 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
- 材料一: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
-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
-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
- 材料一:由于实施海禁,明朝与海外诸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
- 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
-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
-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
- 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
- 15世纪东西方涌现出两位伟大的航海
- 《四友斋丛说》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
-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