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抗球蛋白配血法中,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盐水对照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结果如何判定?
- 抗球蛋白配血法的操作步骤是:
(1)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侧和次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
(2)混和,置37℃水浴致敏1h,取出后用盐水离心洗涤红细胞3次,倾去上清液。
(3)加最适稀释度抗球蛋白血清1滴,混匀,1000rpm离心1min,观察结果。
(4)阳性对照:5%不完全抗D致敏的Rh阳性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球蛋白血清1滴。阴性对照:5%O型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球蛋白血清1滴。
盐水对照:
①供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加生理盐水1滴;
②受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加生理盐水1滴。
(5)结果判定:如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盐水对照管不凝集,主侧、次侧配血管都不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与ABO抗原不同,Rh抗原在胎儿早期就得
- 为什么不提倡输全血,而提倡成分输血?
- 补充不稳定凝血因子宜选用()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指输血后4h内发生的反
-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周围可见到游
- D抗原的表达有的变化和()的变化。
- 全血有哪些主要缺点?
- 关于Rh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贮存红细胞悬液的最佳温度是()
- 试述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的内容。
- 输血后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简述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临床上一般不用
- ACD保存液中枸橼酸盐的抗凝作用,是结合
- 临床上Rh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 大量输血
- 少白细胞红细胞可预防()的发生,采用白细
- 下列哪个是输血传播性疾病()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
- 欲中和B型人血清中的天然抗体,最好选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