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为预防菌痢传播应以以下哪一措施为主()
A、合理治疗病人
B、管理粪便
C、及时发现与治疗带菌者
D、药物预防
E、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 女性,40岁。进食较多海蟹,6h后骤然发
- 男性,28岁。持续发热3周,最高41℃,
- 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于7月中旬先后
-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
- 某女,40岁。内蒙古某畜牧场挤奶工。因不
- 布氏杆菌病尤为适宜()
- 男性,48岁。腹泻2d,每天10余次,大
-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机制有()
-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
- 1999年我国对HP感染临床诊断达成共识
- 对MRSA及MRSE败血症可选用()
- 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
- 钩体传染源为()、()。
- 女性,25岁。1周前因发热、腹痛、腹泻来
- 蛲虫病的临床特征是()。
- 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
-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首选()
- 多见于健康男性,原发灶以疖痈多见,发病急
- 细菌性痢疾的抗菌药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