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性,43岁,结肠癌术后1年,血CEA水平进行性升高,临床为鉴别吻合口处肿瘤复发抑或术后瘢痕,效果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常规X线
B、CT
C、MRI
D、超声检查
E、18F-FDGPET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骨显像完成后,嘱患者多饮水的目的是()
- 男性,12岁,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否
- 89Sr在临床上广
- 使用治疗量γ放射性药物的患者床边多大范围
- 心肌灌注显像时可出现下列情况:第1种情况
- 肝显像中较罕见的是在肝脏内可观察到放射性
- 下列何种脑显像剂不是脑代谢显像剂()
- 骨显像时,骨转移瘤的骨转移病灶位于四肢骨
- 对于分子核医学的阐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图像模拟放大(ZOOM)后数字矩阵不再和
- 下列那种显像剂不用于放射性核素消化道出血
- 有关18F-FDG
- 肾上腺皮质显像的图像下列哪项属正常()
- 闪烁探测器中采用的闪烁体密度越高,则探测
- 甲状腺细胞微粒体的主要成分是()
- 康普顿效应又称为()
- 某女患者,36岁。心搏增快,乏力,怕热多
- 从图像滤波的观点看,重建断层时采用的斜坡
- 自主性高功能腺瘤无下列何种表现()
- 对于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的炎症病灶,探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