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影响边坡变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治理不稳定边坡?
  • (1)地形地貌
    坡高、坡度、坡顶形态(入渗补给条件)、临空条件(滑出约束、排水条件)、冲沟切割(侧向切割面、排水条件)。通常地形坡度越陡、坡高越大,对边坡越不利,平面上呈凹形边坡较呈凸形边坡稳定。
    (2)地层岩性
    地层和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软硬相间,并有软化、泥化或易风化的夹层时,最易造成边坡失稳。
    (4)水的作用(往往是影响边坡不稳定的触发因素。)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1)使岩石软化或溶蚀;
    2)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
    3)增加岩体重量:当水渗入边坡岩体中时,增加了岩体重量,可使下滑力增大;
    4)冻胀作用:在寒冷地区,渗入裂隙中的水结冰,产生膨胀压力,促使岩体破坏倾倒。
    5)浮托力: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受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有效重量减轻,稳定性下降。
    评价内容:①入渗补给条件;②排泄条件;③径流条件。
    (5)地震作用
    ①历史地震对边坡岩体的松动破坏作用;
    ②地震惯性力;
    ③在砂土边坡中,易形成振动液化,边坡失稳。
    (6)人为因素
    ①工程荷载:如坡顶超载、隧洞内水外渗产生裂隙水压力;
    ②开挖改变滑动边界条件;
    ③开挖改变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④护坡改变地下水排泄条件;
    ⑤开挖爆破振动;
    ⑥库水的浪击掏刷力。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选择防治措施应考虑:
    ①工程建筑的类型和等级以及与工程建筑的关系:危害性、影响;
    ②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研究的深度;
    ③施工条件;
    ④边坡的稳定程度:防护、加固;
    ⑤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针对性;
    ⑥边坡变形破坏的范围和边界条件;
    ⑦经济合理性。
    (2)防治措施
    A、防渗与排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排原则:截、排、防相结合。
    ①“截”:区外地表水径流和区外地下水。方法:截水沟和防渗帷幕。
    ②“排”:
    区外地表水:1)汇、排、导;2)植被;3)喷护。
    区外地下水:1)排水孔、井:水平、垂直;2)汇水廊道;3)支撑盲沟;4)疏干巷道。
    ③“防”:坡脚冲刷:护坡。
    B、削坡、减重和反压
    削坡是将陡倾的边坡上部的岩体挖除一部分使边坡变缓,同时也可使滑体重量减轻,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削减下来的土石,可填在坡脚,起反压作用,更有利于稳定。
    ①有效性:“岩石力学”内容;
    ②爆破影响: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梯段(微秒)爆破;
    ③反作用的例子。
    C、修建支挡建筑
    支挡建筑主要是在不稳定岩体的下部修建挡墙或支撑墙(或墩),也是一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办法。
    ①挡土墙(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②抗滑桩;③支撑墙(墩);④格构(锚固结构)。
    D、锚固措施
    有锚杆(或锚索)和混凝土锚固桩两种类型的措施,其原理都是提高岩体抗滑(或抗倾倒)能力。
    锚固系统:
    ①系统锚杆;②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③挂网喷护。
    E、其他防治措施
    除上述几项较多采用的防治措施外,还可采用混凝土护面、灌浆及改善滑动带土石的力学性质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