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使用虾药时应注意些什么?
-
(1)正确诊断 一种药物对虾病的病因、病原应该有针对性,不可能有防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导致虾类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有防治效果,避免因药物的不当使用而产生的副作用,同时也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
(2)了解药物性能,掌握用量和用法 当前养殖对虾常用的药物,大部分是采用人药、兽药以及一些农药或化学药品等,各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理化特性,如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氯等强氧化剂,只能现用现配;如光敏药物则应在早、晚使用;如同属于含氯消毒剂的二氧化氯与三氯异氰尿酸,它们的用法和用量是有区别的,应该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能正确使用。
(3)了解养殖环境,合理使用药物 防治疾病时,一般以一个池塘作为用药单位(如全池泼洒)。池塘的理化因子,如pH、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生物因子,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数量、种类和密度等,以及池塘的面积、形状、水的深浅和底质状况等,都对药物的药效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在了解养殖池塘的具体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
(4)注意养殖品种间的差异 近年来,除养殖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等品种外,新的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如南美白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等,这些养殖品种在其养殖过程和人工育苗期也常发生病害。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时,必须考虑选择药物的用法与用量,而且不同养殖品种,对药物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品种,在其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也是有差异的。
(5)注意各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各种药物均有各自的药理效应,但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合并使用时,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药效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也可能增加其毒副作用。配伍禁忌应注意避免药理性和理化性禁忌两个方面。
(6)注意总结防治效果 虾池用药后,通常在6~12小时内要有专人值班,密切关注养殖群体的动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12小时以后也应注意观察并记录下病情和死亡数,以便分析、判断防治效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分段养殖的优点有哪些?
- 什么叫做高健康对虾养殖?
- 养殖水体泡沫过多怎么调节?
- SPF苗种生产中亲体有哪些要求和措施?
- 为何禁止在养殖过程中添加孔雀石绿?
- SPF健康苗种生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
- 在养殖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时为什么要加淡
- 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抓好哪些重要环节?
- 老化虾塘改造怎么办?
- 捕虾前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 如何处理养殖中后期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的问
- 什么叫做分段养殖?
- 细菌对对虾来说都是有害的吗?
- 如何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养殖对虾品种与养殖
- 对虾育苗场需要进行哪些生物饵料培养,如何
- 对虾养殖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维生素C的补充?
- 为何禁止在养殖过程中添加硝基呋喃类药物?
- 虾塘漏水怎么办?
- 如何对育苗用水进行处理?
- 新建育苗池使用前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