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 【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