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腹部视诊
  • 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为了正确描写体征的部位和范围,常借助于腹部的天然体表标志人为地画线将腹部划分为几个区。
    (1)腹部体表标志常用腹部体表标志如下:
    1)肋弓下缘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弓,肋弓下缘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2)胸骨剑突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3)腹上角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位于腹部中心,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骼前上棘是骼嵴前方突出点,是腹部九区法的标志和骨髓穿刺的部位。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7)腹中线(腹白线)为胸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
    9)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共同组成腹部体表下界。
    (1)肋脊角两侧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2)腹部分区目前常用以下分法:
    1)四区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左、右上度部和左右下腹部。2)九区法由两侧肋弓下缘连线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为两条水平线,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为两条垂直线,四线相交将腹部划分为井字形九区。即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脐部)和下腹部(耻骨上部)。
    2.腹部外形、腹围应注意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
    (1)正常腹部外形在发育营养良好的青壮年和运动员平卧时,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二平面或略为低凹,称为腹部平坦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
    (2)全腹膨隆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隆凸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为全腹膨隆。全腹膨隆时,常需测量腹围,观察膨隆程度和变化。测量方法是让被检查者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所测得周长即为腹围,通常以厘米为单位。
    (3)局部膨隆腹腔内脏器肿大、腹内肿瘤、炎性包块、胃或肠曲胀气,局限性积液、腹壁上肿物等在病变处可见前腹壁局部隆起,称为局部膨隆。应注意膨隆的部位、外形、是否随呼吸或体位而移动、有无搏动等。(4)全腹凹陷仰卧位时见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腹部凹陷。
    (5)局部凹陷较少见,可见于腹壁疝(白线疝、脐疝、腹股沟疝或切口疝)和手术后腹壁瘢痕。
    3.呼吸运动正常人腹壁随呼吸上下起伏,即为腹式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正常人腹壁皮下静脉一般不能看见,在较消瘦或皮肤白皙的人常隐约可见。
    5.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和肠的轮廓及蠕动波形,除非腹壁菲薄或松弛的老年人、经产妇或极度消瘦者可能见到。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型或肠型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可以看到蠕动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