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患者,23岁,男性,四川人,1周前到广州打工,因低热、乏力、恶心、烦躁不安2天来就诊,患者诉近1天对声、光、风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体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极度恐怖状态,声嘶。狂犬病毒的致病特点是()。
A、只有带病毒的犬是传染源
B、经带病毒的犬咬伤后感染
C、病毒在伤口局部肌纤维细胞内生长
D、病毒沿伤口局部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扩散
E、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麻痹
- B,C,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 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为()。
- 患者,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
- 某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当天下午出现发热症状,
- 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
- 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
- 男性,38岁,5年前发现HBsAg(+)
- 在频数表资料中,如果观察值较小的一端集中
- 目前我国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是()。
- 某年3月在北方某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
- 关于破伤风抗毒素的叙述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 黑热病主要病变部位不包括()。
- 乙肝患者中,下列哪些指标是表示具有传染性
- 调查人群对白喉有无免疫力,可以采用()。
-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
- 以下关于狂犬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
- 不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是()。
- 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
- 男性,41岁。发热2周,右上腹及右腰部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