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被称作城市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区蔓延、交通拥堵、安全感差、环境恶化、土地匮乏、投资巨大等城市病对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机动车总数由250万辆猛增加到480万辆,交通形势日益严峻,治理交通拥堵已成为北京建设世界性城市的一大难题。有网友认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最佳决策应当是控制城市机动车拥有总量。要做到这点,一方面,必须使北京市民摒弃对拥有机动车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北京市政府要想方设法改善市民的出行状况。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
①北京市常住人口剧增是机动车总量激增,超过道路承载能力,要缓解交通拥堵,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控制机动车拥有总量,能减少对道路通行的需求量。
②使北京市民摒弃拥有机动车的错误认识,形成正确的出行观念,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就能控制机动车拥有总量,缓解交通拥堵。
③北京市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开辟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进行道路的修扩建,可以有效控制机动车拥有总量,缓解交通拥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了8.8级
-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雨水本是正常天气现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
- 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公众要主动增强防
- 实践活动区别于认识活动的本质是()
-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PM2.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提供的气
- 我国很多古诗词、名言古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
-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过去,民间流行“天狗吃日”的说法,现在普
- 材料一:2010年,我国大面积遭受
- 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
-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 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这种
- 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是“情景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 河北省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革
-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丈学联合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