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综合阐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 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E.O.Wilson)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利他行为,指出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即遗传获得的,而不必通过学习获得.进一步的解释是为了保存基因,两个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性越大,则当其中一个个体需要帮助时,另一个个体就越可能从事利他行为。
(2)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主要包括:
A社会责任规范。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责任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主动地进行帮助。
B回报规范(互惠规范)。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回报规范对维护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少数人可以不受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这些人就是高度依赖性的人。
(3)学习和模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
A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
B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不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C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D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 沟通者的权威越强,则沟通对象改变态度的程
- 降低群体思维(groupthink)的途
- 计算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沟通的意义有()
- 简述产生“旁观者效果”的原因。
- 个体对自己自身状况进行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判
- 曙光效应(mere expo
-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
- 社会责任规范
- 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
- 个人空间的功能包括非言语交流功能、()功
- 边缘角色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只要做好对方的
- 社会交换理论中选择比较水平的值取决于交往
- 我们建立一个人的印象的时候有三个维度,分
- 一个人获得自己的()和学会参与社会和群体
- 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
- 第一个用“价值中立”概念来表达客观性原则
- 现场观察研究的优缺点有哪些?
- 简述印象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