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①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随着人口形势的发展,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受到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的历史性转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
- 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 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
-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顺利登月
-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先后在农村推行
- 下列有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观点,错误
- 下列选项中与成语“刻舟求剑”包含相同哲学
- 主观要达到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因为
-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
- 骑脚踏车和游泳,虽然自己理论上能讲得很清
-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没有描写用
-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根究底地
- 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
-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
- 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人大一次
- 面对低效照明电光源存在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
-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