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某镇经济普查办公室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清查摸底后,汇总全镇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为8000万元。该镇镇长认为这个数据偏小,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应在2至5亿元之间。于是召开专门会议,将2至5亿元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分解到各村委会。各村委会根据会议分摊的任务和指标,重新上报了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表。上报数为3.3亿元。该镇镇长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
该镇镇长的行为属于“强令并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并编造虚假数据”的统计违法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第七条的规定,是不合法的。
第一、认为8000万实际调查数据偏小,应在2至5亿之间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第二、如果发现数据计算或者来源有错误,也应当提出,由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依照统计制度核实订正;
第三、利用会议的形式向各村下达任务分解指标是严重弄虚作假、强令并授意违法的行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有权颁发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是()。
- 某村实际上没有村办化工厂,但在报送统计资
-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 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
- 非秘密的统计资料,国家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
- 高度集中、垂直领导型的统计管理体制适合于
-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在(
-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基本要求。
- 试述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 简述统计人员的职责及职权。
- 统计法律责任的种类主要有()。
- 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以()为主体,
- 简述虚假、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
- 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统计机构
- 简述涉外调查的调整范围和特点。
- 简述统计法律责任的特征。
- 统计具有()的功能。
- 我国统计调查制度是由()组成。
-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