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中CD8+T细胞明显减少
B、T辅助细胞Ⅰ型(Thl)比例增高
C、患者体内IFN-γ水平下降
D、骨髓中CD34+细胞增加
E、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基质细胞正常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性,16岁。食蚕豆后突然畏寒,发热,皮
- 男性,35岁,剑突下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
- 急性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急粒与急淋鉴别要点是()
- 男性,30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诊断缺铁最肯定的依据是()
- 骨髓正常造血的代偿力为()
- 男性,26岁,3日来出现两侧下肢为主的紫
- 女,16岁,颈淋巴结肿大2周,活检示淋巴
-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
- 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
- 男性,17岁,发热、咽痛1周,3日来出现
- 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
- 关于蚕豆病首选治疗措施是()
- 男性,16岁,自幼有出血倾向,伴关节肿痛
- 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
- 男,19岁,2周前出现低热、咽痛,后出现
- 30岁农民,头昏乏力,粪便中查见钩虫卵,
- 女性,24岁,长期畏寒、头昏、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