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货币需求有用于交易及储存财富的区分,决定了向经济供给的货币有充分流动的和不流动的两级以及中间过渡的种种状态。明确这样的认识,对于分析货币供给的动态特征有何意义?
  •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供求关系,而且还是货币作为价值储存和金融资产积累的关系。作为交易的媒介,不断收付,是现实流通的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需求规模会逐步扩大。但今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也是去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而且明年还会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因而其增加幅度直接受制约于经济增长率。而作为金融资产积累的货币,却是暂不流通的货币。于是新的货币积累不断加到原有的货币积累上面,越积越多,可以大大快于经济增长率。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这样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上述模型有经济生活的根据,反映经济生活的规律,那就可以加以扩展:由个人的收入扩展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个人的货币储蓄率扩展为社会的货币储蓄率,由个人持有货币余额扩展为某一时点的货币总量,由个人持有货币的增长率扩展为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简言之,上述模型的论断可用于解释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货币增长率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但高出的幅度,将趋于下降,其极限位置就是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过程中开始的阶段,超额货币现象出现;而随着货币增长率越来越逼近极限位置,超额货币将趋于消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