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热、意识模糊、精神异常,黄疸、血尿3天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0.6×109/L,血小板50×109/L,HGB60g/L,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红细胞脆性试验0.6%。尿常规:红细胞(+++),隐血(+++),蛋白(++)。血片中见大量红细胞碎片。BT延长,PT、PCT正常。骨髓红系、巨系增生活跃 患者贫血的原因是()
A、慢性病性贫血
B、溶血
C、红细胞生成素活性下降
D、骨髓抑制
E、以上均不是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抗凝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储存时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 不是脾切除术适应症的是()
- 下面关于DIC的诊断依据哪些是正确的()
- 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
- 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
-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正确的实验
-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
- 男性,18岁,自幼反复关节腔出血,关节肿
-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可出现异常的是(
- DIC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
- 国外学者认为,不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
- 属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症处理的是(
- 下列哪些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
-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伤口
- 男性,34岁,自幼伤口易出血不止,逐渐双
- 患者男性,45岁,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
-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