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
  • 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种学堂没有与入仕制度相结合,还不能广泛地搜罗人才,有人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给予学堂毕业生以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
    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高三级。分别采用升级制,最高可升入通儒院。通儒院和和分科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予进士,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都可取得入仕资格。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学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新的学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旧体制之下建立的。因此,它又必然保留着旧制度的许多基本特点。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