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强调迅速整理采访笔记?
-
应当强调,每次采访活动告一段落后,都应当尽力克服之,并毫不迟疑地立即整理采访笔记。这是因为:人皆会产生遗忘形象。所谓遗忘,就是指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回忆。
(1)遗忘使人的记忆量发生很大变化
遗忘的心理活动在进展上有个“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即在对事物识记后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遗忘现象,而且以较快速度进行,甚至几乎成垂直线,而经过一定时间的间隔后,遗忘则进展得较慢,几乎成水平线。至此,人们对原先识记的事物已遗忘许多,记忆的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譬如,尽管笔记中都是自己的笔迹,但因记得匆忙,加上识记不深,时间一久,恐怕有些字句连自己也难以辨认。采访中尚有许多靠心记的材料,若不及时回忆整理成文字,事后整理的难度则一定更大。
(2)在记忆的量发生很大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记忆的质的变化
记忆的质的变化恰恰是构成遗忘的重要因素。一般讲,人们对刚刚识记的事物,在记忆上属于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就会逐渐分解成有很多裂缝的片断,而如果要把这些片断再回忆起来,就必须靠头脑中过去的经验来填补这些裂缝。因此,记者应当迅速将采访所得材料或是修订,或是补记,然后一并编码、归类。因此时遗忘现象尚未产生,对所记材料容易产生回忆。否则,一过记忆上的这个“黄金时间”,遗忘现象便产生,而且会以较快速度、较大幅度进展,待到那时,即使用几倍的努力去恢复已经遗忘的内容,恐怕也难以奏效,差错也将伴随而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记者在同各界朋友的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 建国后社会新闻经历了哪“四起三落”?
- 简述灾害新闻的地位及其特性?
- 社会新闻有哪些采访要求?
- 电话采访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 简述体育新闻的地位及其特性?
- 何谓特写?
- 新闻采访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 论述批评性新闻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 增强可读性的业务手段主要有哪些?
- 听觉的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其运用时的注意事
- 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 灾害新闻有哪些具体组成因素?
- 怎样认识知识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 联系采访实际,简述技能修养有哪些重要性?
- 深度性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记者仪表风度的设计有哪些意义与原则?
- 热点新闻采访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科技新闻采访有哪些特殊要求?
- 要拥有受众,必须兼顾他们哪两种新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