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从知识分子成长的角度来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 《青春之歌》被认为艺术地概括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途径,正如有研究者所说:“《青春之歌》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事业中去,他的生命的价值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她是一个心地单纯、热情,有正义感的女青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为了逃婚,到了北戴河。小说是从林道静到北戴河写起的。她在北戴河准备投海自杀时,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救起,于是两人相爱了。林道静和余永泽的恋爱生活,使她也有机会接触到北大的学生们。此时的北大学生分成两派,一派信奉胡适等人提倡的“读书救国论”,远离现实斗争;另一派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余永泽是胡适的忠实信徒,而林道静在北戴河认识的地下党员卢嘉川等人则属于后者。林道静的爱国热情使她接近卢嘉川而和余永泽有了隔阂。在卢嘉川的影响下,林道静由个人奋斗、盲目反抗社会而开始转向对革命的热烈追求并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但北平的学生运动由于党的内部的左倾问题,以及国民党政府的迫害而走入低谷,卢嘉川被捕了。随后林道静与余永泽分手并被捕。
小说第二部开始,林道静来到河北定县做小学教员。地下党派江华担任定县地下党县委书记。江华以林道静为掩护,在当地开展农民运动,由于叛徒出卖,农民运动不久就遭到破坏,江华和林道静先后逃出定县回到北平,经过一段时间,林道静又被捕了。在狱中,她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出狱后,她终于被吸收入党。此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党派江华领导整个北平学生运动,林道静也被派到北大负责学运工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示威游行运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乌鲁木齐“7.5”骚乱事件发生后,央视迅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
- 试述结构功能主义和传播功能研究的联系
- 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怎样做好一场企业的培训课,试举例回答?
- 假设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
- 决策的特征不包括()。
- 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植物叶片在早晨、中午和
- 永续年金
- 音高
- 出版物发行一般要经历的步骤有()等。
- 简述秦汉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 刘某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其表哥孙某是某企
- 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
- 不是急性损伤前期(24小时以内)处理原则
- 薪资水平的外部影响因素不包括()
- 订本式
- β羟脂肪酰辅酶A脱氢酶的辅酶是()。
- 以下关于群体决策优缺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占优策略均衡